哪種泥料做的紫砂壺更容易包漿
溫馨提示:加好友hurenzisha ,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!
紫砂泥料和瓷器的瓷土相比,紫砂泥料有著很大的差別,不同點在于瓷土的主要成分是高嶺土,瓷土不需要陳腐后再用,而紫砂泥料卻需要陳腐后再用,紫砂泥料陳腐的時間就如同古代釀酒中的“女兒紅”的道理是相通的(女孩出生時就釀好),時間越久越好。紫砂泥料為什么需要陳腐呢?
紫砂礦石風化后,碾磨成泥粉,再加水攪拌均勻,制成泥塊,此泥塊存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,這個存放的過程就是“紫砂泥料陳腐的過程”。紫砂泥料經過陳腐,有利于泥料氧化和水解反應的進行,陳腐的同時兼具細菌作用,促使有機物的腐爛,并產生有機酸。泥料中的有機質成為膠狀體后,可塑性會進一步提高,更利于制品的成型與燒成。陳腐時間越長越有利,經長時間陳腐的泥料燒成后和未經陳腐的相比,會因火氣退卻而變得柔和玉氣,其色調也會有所加深。如在相同的燒成氣氛及溫度下,陳腐過的泥料做的壺更和潤,更容易包漿。
買壺泥料應該是首要考慮的對象。
什么是“陳腐”的奧秘所在呢?從科學的角度分析,陳腐過程含有以下的物化原理:
1、泥料在陰濕的環境下,通過毛細管的作用,使其中所含的水分充分滲透、分布均勻。
2、泥料的黏土顆粒在充分水化的狀態下,發生了進一步的離子交換,一些硅酸鹽礦物長期與水接觸,發生水解,生成膠態的Al(OH)3、Fe(OH)3和硅酸等,一部分可溶性鹽溶解于水中,被沖洗掉,使燒灼減量得到調整,泥料因此而更“純”。
3、泥料的黏土顆粒在充分水化的狀態下,還會發生進一步的氧化促進泥料的充分破裂,使泥料松散而均勻,顆粒的棱角鈍化,泥料因此在燒成后,相對容易泡養,呈現出“潤”的效果。
4、在細菌的作用下,促使泥料中的有機物腐爛,生成有機酸,增加了腐植酸物質的含量,因此而降低了泥料的酸堿度,改善了泥性,增加了可塑性。
5、陳腐越久,越有利于泥料中所含空氣的排除,因此可增加泥料的粘性和坯體的強度。
為什么陳腐時期要越長越好?
1、可以降低燒制的溫度,因為燒制的溫度低了,燒制的風險相對也降低了,而且古代都是龍窯,龍窯的溫度一般比較難超過1000度,所以在過去有些高溫泥料,就必須要陳腐,否則就燒不透,達不到最佳燒制效果。陳腐的時間越久,其燒制溫度下降的越多。
2、陳腐過的紫砂料,所做出的紫砂壺,經過燒制后其新壺的“水色”就很好看,這樣的壺也很好養出效果,養出包漿后的紫砂壺更加具有“玉質感”。
3、工藝師們用陳腐過的泥料做壺要比不怎么陳腐的料要好做,料的泥性比較好,粘性也比較好。
相關文章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