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中常說的青灰泥是原礦泥料嗎
溫馨提示:加好友hurenzisha ,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!
青灰泥乍一聽好像是屬于紫砂泥的一個種類,屬于制作紫砂壺的一種原料。很多人都被這種思想給誤解了青灰泥的身份。其實關于“青灰泥”,歷史上其實并沒有這類紫砂泥,而是大家對燒成后偏青灰色紫砂泥的籠統稱呼。
近代以前所謂天然的青灰泥,一般是由于泥料中含有雜質造成的;現在使用的“青灰泥”則大都為人工配制,是以段泥添加其他原料(如紫泥等)調配而成。由于燒成后泥色為偏青偏灰色,呈現出質樸的美感,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喜愛,所以現在單獨歸類出來,稱之為“青灰泥”??偟恼f來,“青灰泥”并非真正的紫砂泥類名稱。(泥料的稱謂一般都是開挖的人叫出來的,“青灰泥”屬于燒成后顏色,而非礦泥顏色)
宜興紫砂陶所用的原料,嚴格意義上來說分紫泥、綠泥及紅泥三種,統稱紫砂泥。但是為什么我們能看到這么多的瑰麗色澤呢?這是因為一下三點;
1、礦源分布不同。舉個例子,趙莊的紅泥和黃龍山的紅泥,同樣屬于紅泥的范疇,但最后制成的壺卻效果明顯不同。
2、燒成溫度不同。同一種泥料經不同的溫度燒成,最后呈現的顏色是完全不同的。理論上一種泥料最完美的燒成溫度是一個點(一個具體的溫度指標),但事實上這不可能實現的,在一定的區域內是可以認為是正常溫度燒成的,是可以接受的。而在這“一定的區域內”高點溫度和低點溫度燒成后的泥色會相差很大,所生產的陶瓷也是各有區別。
3、泥配泥。為了豐富紫砂陶的外觀色澤,滿足工藝變化和創作設計的需要,藝人們(煉泥師們)通過把幾種泥料混合配比,使之產生非同尋常的應用效果。如團泥(段泥,對丁山本地人而言,這只是不同的寫法而已),雖說礦源中有紫泥和本山綠泥的天然共生礦,但是數量極低極低,做樣品可以,但是要滿足需求是不可能的。而且這天然共生的團泥和后天調配的團泥在泥性上并沒有什么不同。對泥料的調配,大家(藝術大師和煉泥師)都是各有心法,不相私授的,進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,青灰就是其中之一。
過去的“焐灰”燒制的壺,是青灰色,內外都是相同的顏色!由于倒焰具備一定的氣氛——還原氣氛,也可以使有些泥料的壺,呈現青灰顏色!目前的所謂“青灰泥”,均屬人工調和拼配泥料,人為控制而成,還有采用表面噴涂的方式處理,主要是擴定其效果!達到青灰色的目的。
相關文章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