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爐壺真的很難做嗎
壺人說壺
2024年01月29日 14:49 757
宜興壺人
溫馨提示:加好友hurenzisha ,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!
傳爐壺真的很難做嗎?是的。傳爐壺是方中有圓,想要做的比較恰當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因此很多工藝師都不怎么做傳爐壺,這也是市場上這種壺比較少見重要原因。
四方傳爐壺是什么

四方傳爐壺為清末創新品種,壺多以紫砂為材,泥質潤澤細膩,堅致細密。茶壺方唇,壺蓋上隆,中設提鈕,短頸,鼓腹,下設四乳丁足,前側流嘴呈三彎式,后設圓把。傳爐壺式方中有圓,挺勻有力,堪為壺中佳作。
現存最有名的四方傳爐壺當屬原藏于開四海家中,于1937年由清末民初壺藝名家俞國良用“大紅袍”泥料做制的一把。此壺方圓相濟,挺勻有力,色澤紅艷,光彩照人,是傳爐壺式的經典之作。還有現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館的傳爐壺,為清末兩江總督端方在宜興定制,具手法來看也應為俞國良所作。
傳爐壺的來歷

傳爐壺的來歷難以考據,坊間流傳兩種可能性。一種認為傳爐為古代道家煉丹所用之丹爐。
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,游盡天下名山,與丹術,醫道頗有心得。至麻姑神功泉(江西撫州南城)覺得泉水清冽脫俗,于是傳爐煉丹,留戀泉石之間,至今,葛洪仙井遺跡猶在。麻姑泉釀酒又稱壽酒,洪祖以其水煉丹求壽成仙,而人壽之極致又稱茶壽。
今以陽羨紫砂壺,仿傳爐之型,飲茶延年。真乃切情,切意。還有一種說法稱,古時有“金殿傳臚(爐)”一說,明清時代在殿試后兩天,皇帝召見新科進士。
考取的進士們身著公服,頭戴三枝九葉冠,恭立于安門前聽候傳呼,然后與王公百宮一起進太和殿分列左右,肅立恭聽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、名次。這就是“金殿傳臚”。“臚”有陳列的意思,“傳臚”就是依次唱名傳呼,進殿晉見皇帝。
因古時候紫砂壺是士大夫階層的雅玩,將壺名取為傳爐,應有取其諧音后又取意自勉吧。
相關文章
發表評論